2024年2月28日,北京外國語大學2024年春季學期工作部署會在阿語樓國際會議廳舉行。

北外黨委書記王定華對2024年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。黨委常委、副校長賈德忠,黨委副書記、副校長賈文鍵,黨委常委、副校長孫有中,黨委副書記、紀委書記胡志鋼,黨委常委、副校長丁浩、趙剛等出席會議。會議由賈德忠主持。

王定華深刻分析了當前國際國內形勢,深入闡述了北外當前面臨的機遇與挑戰,他指出,2024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,是實現“十四五”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,也是學校事業發展歷程中重要的一年。環顧世界,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變,人工智能為代表的全球教育競爭和科技發展競爭日趨激烈,教育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新機遇新挑戰。回望國內,教育強國建設的藍圖已經繪就,高校間的競爭也日趨白熱化、透明化。聚焦北外,我們必須以習近平總書記給北外老教授們的重要回信精神為指引,積極應對國內外競爭新態勢,增強戰略思維和大局意識,跳出教育看教育,立足中國辦教育,跳出北外看教育,與時俱進、解放思想、更新手段、付諸行動,以時不我待、舍我其誰的奮進姿態迎接挑戰,以攻堅克難、砥礪前行的奮斗精神開辟未來。
王定華代表學校黨委從十個方面對2024年工作進行重點部署:
一是本科評估以評促建。各單位要強化統籌協調,做好自評自建,帶動整體提升,通過此次本科評估找差距、補短板、強弱項,全面加強校風、教風、學風建設,以評促建、以評促改、以評促管、以評促強,聚焦教育教學改革,構建賦能終身發展的通識教育體系。要高度重視數字教育發展,推出一批線上線下融合、虛擬現實、社會實踐“金課”,推進外語教育數字化轉型,培養外語與人工智能復合型人才。要持續提高教學質量,鼓勵教師鉆研教學教法,進一步打造北外“金本科”招牌。
二是學科建設謀劃長遠。學科是高校發展的基石,是核心競爭力的集中體現,只有抓住學科建設這條戰略主線,才能做到“綱舉目張”。要扎實推進年度重點專項工作,“一盤棋”行動,加強統一領導,把握政策導向,強化支持保障,有效整合校內資源,充分調動校外力量,推進工作有序開展;“一股勁”作戰,對照政策要求,全面梳理成果,凝練方向特色,查擺存在問題,加快補齊短板;“一條心”攻堅,全校上下一定要顧全大局,立足當下,謀劃長遠,在學科建設方面取得新突破。
三是“雙一流”建設提質升級。加快“雙一流”建設,既要充滿信心,看到學校有基礎、有條件、有能力,又要保持清醒頭腦,埋頭苦干、久久為功、尋求突破。要更加突出培養一流人才、服務國家戰略需求、爭創世界一流。要處理好總量與質量的關系,要做足重大,做強標志。處理好當前與長遠的關系,堅持抬頭看路、放眼全球、環顧左右,全覆蓋不變化,穩招生不突進。按照教育強國建設新要求,找準坐標定位,把握戰略主動,做好先行先試,更加積極有為。處理好目標與支撐的關系,要突出目標導向,加強統籌規劃,系統謀劃梳理,明確未來兩年要重點推進的重大標志性項目和重大建設任務,做到指標系統化、任務清單化、措施精細化,確保任務目標落地落實、開花結果。
四是黨建思政協同發力。用高質量黨建引領發展,牢固樹立“圍繞發展抓黨建、抓好黨建促發展”的鮮明導向,不折不扣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,牢牢把握黨對學校工作的全面領導。二級黨組織要切實履行主體責任,進一步增強意識形態工作重視度,不斷鞏固和提升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的有效發揮,為北外各項事業發展,提供堅實組織保障。用高質量思政武裝頭腦,鞏固拓展主題教育成果,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,持續構建思政課為核心,課程思政為特色,實踐課堂、網絡思政協同發展的大思政課工作體系,以學生成長需求、現實困惑為切入點,找準思政工作痛點,解決堵點問題,運用生動素材開展思政教育,提高思政工作實效。
五是五育并舉立德樹人。以“五育”并舉為抓手,把好人才入口關、培養關、評價關。推動本科招生務實創新發展,建強招生宣講團隊,創新招生宣傳形式,加強AI賦能,建立激勵機制,推動招生工作穩中有升。特別關注研究生教育,適時召開全校研究生教育工作會議,在高層次人才培養、學術學位與專業學位分類發展、博士生培養質量提升等方面主動布局,要打造高質量研究生教育體系。深入推進綜合評估工作,優化第一課堂建設,保證課程覆蓋面,做好第二課堂建設,將“五育”元素滲透到教學實踐各個環節,加強第三課堂建設,利用網絡平臺引導學生自主發展。
六是干部隊伍選優儲能。明確選任條件,堅持事業為上,按章辦事,大力選拔德才兼備,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專業化干部,結合學校發展特色需求完善考察指標。加強教育管理,體現嚴管厚愛,鼓勵干部特別是年輕干部敢闖敢試,做到“三個區分開來”。實事求是,切實做到嚴格不嚴苛、寬容不縱容,對確實犯錯的干部,依法按規處理。提升履職能力,邀請校外專家領導分享經驗,持續開展干部培訓。加大干部交流任職,優化干部成長路徑,使各個年齡層次、不同風格特點的干部各顯其才,發揮作用,進一步激活干部隊伍。
七是優化機構整合資源。堅持激活力、增動力,既要優化結構、激發內力,也要用好外力,搶抓機遇,爭取更多資源要素。對內,要堅持總量平衡、只合不增、優化結構、創新發展。結合學校發展實際統籌整合研究機構,推動產出新質生產力。對外,要注重資源整合,以我為主、借助外力、合作共贏、追求實效。深入推進與相關部委的高質量合作共建,密切與屬地政府交流聯系。繼續深化與政府、企業、一流高校合作共建,加快中非大學聯盟交流機制中方秘書處建設,進一步發揮中國高校外語慕課聯盟、全球外國語大學聯盟、全球和中國區域國別學共同體等既有合作平臺作用。
八是提升治理見賢思齊。通過建章立制、健全管理、完善監督、改進保障等方式,不斷提升學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。重要決策要廣泛民主,征求意見,集思廣益;執行決策要果斷執行,一抓到底。要充分調動起全體干部師生的主人翁意識,自我不斷提升,崗位盡職盡責,服務學校發展,貢獻智慧力量。要完善治理要求,加強干部管理,營造團結緊張、嚴肅活潑的工作氛圍,同時整合校內外資源,做好支持保障,加大對優秀成果、國家人才的支持力度。
九是加強交流溝通中外。積極助力教育對外開放,統籌做好“引進來”和“走出去”兩篇大文章。對外努力創新話語表達、提升敘事技巧,針對不同國家和地區,精準施策,精準傳播,講述生動、鮮活、立體的中國。進一步拓展海外合作新局面,持續推進與QS全球排名前200高校及非通用語種國家一流高校開展合作。要提高來華留學招生培養質量,統籌建設中外學生“招培就”工作體系,創新來華留學機制建設和招生管理模式,擦亮“留學北外”名片,培養更多“知華、友華、愛華”人才。
十是做好保障砥礪前行。持續為教職工、離退休老同志、學生和校友辦好“十件實事”,強化底線思維,確保平安校園建設,加強學生人身安全、食品安全、實驗室安全、消防安全等管理,全面提高校園安全防范能力。推進后勤社會化改革,加大智能化信息化建設。支持外研集團平穩發展,深化數字化國際化發展戰略,推動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,做好全球語言服務平臺上線與運營,在國際語言服務中發揮引領作用。支持科技園、繼續教育學院、網絡教育學院拓展業務領域,提高經濟效益,支持北外附校平穩轉型和可持續發展。
王定華對做好新學期工作提出五點具體要求:
一要班子同心。團結出成績、團結出力量,要用制度保證團結,將民主集中制貫穿工作,推動領導班子整體功能充分發揮,做到大事講原則、小事講風格、事事講認真,平時講奉獻。二要做好解釋。對于師生的問題和訴求,要耐心細致做好解釋工作,將“和風細雨”式施政貫穿各環節,讓問題得以及時溝通,妥善回應,避免激化。三要抓好落實。一分部署,九分落實。堅決防止說了當做了,做了當做成了,做成了當做好了。全校干部要不斷增強狠抓落實本領,以“馬上就辦、真抓實干”的態度、“踏石留印、抓鐵有痕”的勁頭、“鍥而不舍、馳而不息”的精神,推動各項政策落地落細落實。四要務求實效。要從師生關注出發制定政策、采取辦法。既要當好“領導者”也要當好“施工隊長”,不斷拿出實招、硬招、新招,將宏偉藍圖細化為施工圖、轉化為實景畫。五要創新發展。面對新局面、探索新思路,堅持時不我待、只爭朝夕、砥礪前行、建功立業,推動學校各項事業平穩較快高質量發展。
王定華強調,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,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給北外老教授們的重要回信精神,胸懷國之大者,突出黨建引領,聚焦立德樹人,堅定信心,團結奮進,協力開創學校各項事業平穩較快高質量發展新局面,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、民族復興偉業貢獻北外力量。
校學術委員會主任袁軍,全體處級干部共200余人參加會議。